北宋苏姓的眉山、铜山、芦山三大派鼎盛时期
2014-03-04 10:05:41 来源:www.3swh.cn  
如果您还没有安装Adobe Reader,请  下载  安装。  
从宋代开始,苏氏家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北宋时,在唐代苏氏六派系的基础上,形成了三大派系鼎盛辉煌:以“三苏”苏洵、苏轼、苏辙为代表的眉山派系、以苏易简为代表的铜山派系、以苏颂为代表的芦山派系。北宋时期苏氏人才辈出,苏氏家族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。 

眉山派 唐武则天时,苏味道官封凤阁侍郎(副宰相)。唐中宗即位初(705),苏味道被贬任四川眉州刺史,后调任益州长史,未任卒于眉州,其后代为始祖苏味道建祠,取堂号为眉山堂。到了北宋初,苏味道的后代苏洵(号老泉),苏洵之子苏轼(号东坡)、苏辙(号子由)世称“三苏”,以文章擅名天下,占唐宋八大家中之三席,名扬古今,极为历代学者所尊崇。宋以后其后裔迁徙分布各地,尊崇“眉山”故地,以籍为望,形成眉山派系。 

铜山派 铜山派为北宋苏氏三大望族之一,属于陕西苏姓支系。唐左相苏颋袭父苏瑰之爵封许国公。其八世孙苏传素官拜荆州刺史。为避“广明之乱”,全家徙居四川盐泉,其子苏振官为四川铜山令,其曾孙苏易简,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980)状元及第,官拜中书舍人,知制诰(副宰相),其后舜元、舜钦都高官于北宋王朝,后代繁衍各地,以“蜀”为望族,以铜山为堂号,形成铜山派系。 

芦山派 芦山派始祖苏益(字利用),故居河南固始县。隋朝末年,太子少保房国公苏威,因直谏隋炀帝,被贬为光州刺史,子孙簪缨累世,门第显赫,苏瑰、苏颋父子任唐朝宰相,苏颋的孙子苏奕官任光州刺史。苏奕的四世孙苏益,生于唐大中十年(856)。唐乾符二年(875)中进士,授隰州刺史。乾符六年(879)为避黄巢之乱,辞官回到老家固始县。当今固始县人民政府及苏氏族人,在世界苏姓理事会的资助下,经过千余年风霜的苏奕公墓园修葺一新,墓园古朴壮丽,供国内外后裔瞻仰祭祀。 

唐僖宗光启元年(885),闽南盗寇蜂起,民不聊生,唐朝廷命王潮为帅,聚义军赴闽南平乱,苏益随王潮统兵入闽,官为泉州押卫都统使。到宋初被追赐为唐上将军、武安侯。唐乾宁五年(898)苏益卒,享年九十三岁,葬于同安县城东二十里安锄山苏坑蜈蚣岭。2005—2006年,苗裔集资墓茔重建,墓园景观壮丽古朴,海内外苗裔前来瞻仰祭祀不绝。苏益生三子,长子光谊、次子光谓、三子光诲,家居同安永平乡葫芦山下。后三公弘扬祖德,于五代开运元年(944)为父建祠于葫芦山下,堂号“芦山堂”。经历千余载,饱受沧桑,屡坏屡建。至元朝成宗大德七年(1303),苏唐官、苏唐莹、苏唐郁负责当地税赋,由于税银运送京都时在扬子江(长江)被劫案,又因殴斃钦差一案遭灭族之灾,家产没收,六人入狱,余丁夜逃,为避兵祸,化姓许、连、周散居各地,芦山堂被烧。明嘉靖二十二年(1543)同安知县奏请拨银重建芦山堂,明世宗钦赐“苏氏大宗”,以示敬仰先贤,世代流芳。1644年,郑成功举义,清兵与郑军作战,芦山堂再次被毁。辛亥民国初,海内外宗亲捐资重建。1987年,同安县人民政府拨付部分资金,海内外裔孙贤达捐资,芦山堂又重新修复。堂殿壮观古朴辉煌,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。2007年3月6至9日,世苏第六届苏、连、周、许、读宗亲联谊会暨苏颂学术研究会在此召开,并隆重举行祭祖仪式,盛况空前。 

芦山衍派二世祖光诲,字明教,苏益的幼子。唐僖宗光启元年与父随王潮入闽,官拜军统都使,任漳州刺史,以军功迁升为左屯卫将军。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),封推德诚顺佐理,特赐金紫光禄大夫,后封武功侯,家居同安。光诲之长兄光谊,字明性,唐末任泉州左都统军使,其子孙主要分布在福建德化、永春等地。光诲二兄光谓,字明义,唐末任泉州右都统军使;其子孙主要分布在福建莆田县。 

芦山衍派第三世祖主要以佑图为代表。佑图,字良谋,光诲之子,官漳州行军司马、检校国子祭酒等职,后提升为御史大夫,卒后被追赠司空、代国公。 

芦山衍派第四世祖主要以佑图长子仲昌、次子克昌为代表。仲昌文韬武略,先后任提点荆湖南北路刑狱,知宜州、邵州、复州,有非凡的政绩。后任左屯卫将军,卒后追赠为太师、福国公。其弟克昌官拜秘书丞、供备库副使、广西兵马都监将军。 

芦山衍派第五世祖主要以仲昌之子苏绅,克昌之子苏缄、苏结为代表。其后裔繁衍,派衍出绅公派系、缄公派系、结公派系,形成闽芦山衍派,苗裔广布国内外,尊宗芦山望地,以芦山为堂号。(宗亲网)
 
关于我们 - 联系方法 - 招聘信息 - 客服服务 - 相关法律 - 网站地图